搜索
搜索

新闻资讯 NEWS

新闻资讯

NEWS

明星团队:勘察设计的“探路者”

  • 分类:新闻资讯
  • 作者:戴敏
  • 来源:党群工作部
  • 发布时间:2022-02-25 15:14
  • 访问量:0

【概要描述】

明星团队:勘察设计的“探路者”

【概要描述】

  • 分类:新闻资讯
  • 作者:戴敏
  • 来源:党群工作部
  • 发布时间:2022-02-25 15:14
  • 访问量:0
详情

城镇建设,工勘先行,地基不牢,地动山摇。万丈高楼平地起,前提和基础就是对工程的地质情况准确、全面的把握。

在湖南省建筑设计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HD),就有这么一群与岩土打交道的“地勘探路者”,他们像地质体的医生,通过“望闻问切”为基建场地的地质条件把脉,用岩土工作者的情怀和坚守,为HD高质量发展贡献着建勘力量。

考验

挑战不可能

2021年11月,深冬已至,娄底涟源阴雨绵绵。

已到年尾,涟源市人民医院(迁建)门诊综合楼建设项目和涟源市人民医院新院建设项目现场却忧心忡忡。这是涟源市近年来最大的建设项目,根据规范要求,该项目共布设1490个勘察钻孔。

90天的岩土勘测工期眼见已经过去2个月,但钻孔总量只完成了83个。而原本负责勘察的单位因种种原因中途离场,留下了1407个没有完成的孔量。

常规钻机正常工作时,两天可以钻3个孔,平均一天钻1.5个。遇到地质条件异常复杂的区域,常常一天也完成不了一个孔。

一般常规勘察项目总孔数大约50-200个。在不考虑天气和设备运转正常的情况下,需要32台钻机不分昼夜的同时工作,才能在30天内完成1407个孔的任务,更何况项目场地不可能同时铺设如此多的设备。

30天,钻孔1407个,这对任何一个岩土工作队来说,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涟源项目负责人连夜找到HD岩土技术中心,发出了求助信息。

接到任务后,岩土技术中心高度重视、迅速响应,常规项目现场只需安排1位岩土勘察技术员,因项目体量大、时间紧,HD选派了5名精兵强将组成涟源项目团队,第一时间抵达了项目现场。

尽管已有准备,但现场的情况还是比想象中复杂。“项目场地表层土质极为松软,大多为新近填土及淤泥质土、受雨水、钻探用水及旋挖施工用水浸泡变软,易致使钻机沉陷,阻碍钻探施工进度。”

此外,场地基岩为石灰岩,岩质较硬,常规钻机钻进3米需要2到3个小时,而每个钻孔钻岩深度需6-10米。现场钻探揭露较多溶洞及破碎带,溶蚀发育。肖启丰说道。

复杂的地质条件,极大地考验了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能力。除了环境的考验,工作的安排与调度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为了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勘察任务,团队引入20余台机组,每台机组配备2名工人,加上施工单位的人员,小小的一方场地容纳了近300余人,对人员关于施工质量与施工安全的把控,充分考验团队的协调能力。

此外,项目现场与桩基单位及土方单位交叉作业,测放好的钻孔点位频繁被破坏,在大型车辆及机械设备同场同时进行勘察作业,安全问题也必须足够重视。

来不及犹豫和迟疑,开考铃早已敲响,在涟源这个“考场”上,必须不顾一切向时间要效率,向管理要质量。

答卷

向前一步就有答案

队长潘泽忠迅速进行了分工明确,现场外业按工作面区域划分“责任区”,并将各台钻机的管理落实到个人,以确保现场无“管理死角”,内业上将“报表整理”“数据库输入”“照片整理”及“进度统计”等各项任务进行细化及分配,确保完成及时、高效。

磨刀不误砍柴工。进场前,工作队对1407个钻孔的坐标高程、桩型、终孔标准及最小孔深进行了归纳整理。

“事实证明,汇总成果对现场施工勘察工作的开展具有指导性意义,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肖启丰说。

为了便于管理,钻机劳务开工前,团队对所有机组工人均进行了“安全交底”及“技术交底”教育,并安排专人每日检查钻机队伍安全帽及手套等劳保用品的到位情况。

尽管任务繁重,但团队并没有放低对工程质量的要求,对钻机队伍明确了钻探标准,要求钻机开孔前必须与技术员确认孔位,钻探到岩面及溶洞必须立刻报告给技术员,钻探每杆取芯,收孔最后一杆必须技术员在场验核。

除了下沉管理,团队还明确了对业主监理的“向上管理”:每个钻孔收孔前均与监理联系收孔事宜,每日完成情况及相关图件均及时与监理交接报告:钻探过程中,如遇异常情况(相邻钻孔岩面相差大,溶洞高度大等),及时与监理、咨询及业主汇报,并邀请相关人员现场见证。

至此,整个操作流程和标准已经清晰明了。“做完这一系列规定,我感觉团队对现场钻探质量有了更为准确的把握。”队长潘泽忠说。

但最大的问题尚未解决——常规的钻孔效率,与日均47个钻孔的要求相差甚远。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结合有限的工期及较硬基岩等实际情况,我们请出了10台新设备——‘钻王’。”袁超说。

“钻王”,顾名思义,动力更足且效率更高的勘探设备。他能将钻孔效率提升3-4倍,从而大大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

但钻王也有着普通钻机没有的缺点:因为功率大,通过“钻王”提取出来的岩土芯样采取率稍低,若遇到复杂的地质,这种情况会引起勘探人员的误判,从而会对整个工程地基的设计方案产生影响。

“不能盲目地迷信或依赖科技,而是要保持质疑、保持探索。”袁超说道。

为了确保地层的准确性,在探测过程中,团队将“钻王”与普通钻机配合使用,并将“钻王”勘察结果与普通钻机勘察结果及旋挖机施工结果进行综合比对,充分了解了其工作特性,并对现场钻探队伍提出了“每杆取芯”+“遇岩遇洞报备”的针对性指令。

此外,岩土技术中心总工程师陶五平及副总工程师张志军也多次来到现场进行技术指导。面对复杂的地质条件,专业扎实、经验丰富的“勘察大咖”们提出了不少技术方案,解决了许多技术难题。

“在与施工单位的现场协调上,遇到现场人员推进不了的难题,部门领导都会亲自出马及时与施工单位高层协调推进,大大提升了我们的工作效率。”

“每天6:30早起,中午轮流午餐不停工,直至晚上9:30下班回宾馆,返回宾馆后团队确保‘当日内业当日毕’,加班做好内业整理及汇报工作。”潘泽忠说道。

30个夜以继日,团队成员克服重重困难,保质保量完成了1407个钻孔的施工工作,有效控制了成本。目前现场桩基施工已全部完成,桩基施工结果与勘察资料全部吻合。

这个项目刷新了岩土技术中心的历史成绩。

“该项目规模之大,约占整个岩土技术中心全年钻孔数量的1/3;钻孔深度约26000米,把钻探的岩芯首尾摆起来,可以在HD“新院”和“老院”之间摆一个来回。算下来,该项目的钻孔数约为HD洋湖总部办公楼的17倍。”

团队所展示出来的高度的敬业、专业,获得了施工、监理、咨询及业主等单位的一致首肯,凭借着出色的表现,为该项目冲击湖南省建筑行业工程质量方面最高奖——湖南省建设工程“芙蓉奖”奠定了坚实基础,给业主及涟源交出一份带着“湖南设计”努力、拼搏、奋斗基因的满分答卷。

热爱

享受着与岩土为伴的日子

常驻工地辛苦吗?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答案显而易见。但是对于岩土技术中心团队,却有着不一样的答案。

回忆起那一个月的日无暇晷,废寝忘食,团队成员印象最深的,不是现场的泥泞,不是机器的嘈杂,而是那些“小确幸”。

“涟源有个非常好吃的‘三大碗’,一个碗就如家用的面盆一般大。当时我们定了个规矩,谁的内业出了一处差错就要罚请团队吃一碗‘三大碗’。”

按照工作流程,其中1人完成内业工作后,其他队员会轮流检查一遍,确保数据无误。打1000多个钻孔,总记录数据多达10万多个。

“我每次都是第一手输入数据,所以我被罚得最多。”袁超笑着说。

“我很喜欢我的工作,部门平均每人每年大概做15个项目,虽然每次一去就是半个月,但我觉得这是一种难得的‘行万里路’的机会。”肖启丰说。

如今,HD岩土技术中心早已走出国门,不少岩土工作者跟着项目到访过几十个国家。“将来若有机会,我也希望能出国做项目,增长更多见识。”

除了欢乐,也有温情。

“由于需要挖机平整第二天的施工现场,但挖掘机队的工作已经排到了晚上12点多。那天晚上我们去现场接肖启丰,凌晨已经停工熄灯的工地里,有一块小小的区域亮着灯光,是肖启丰和挖掘机师傅正在进行作业。”

“因为机器噪音大,他们两个人借助手机的手电筒和挖掘机的探照灯进行照明,比划着手势进行交流。偌大的项目现场,只有两人一挖机,和白天的热火朝天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个画面让我每每想起总是特别深刻。”袁超说道。

“每份工作都有各自的乐趣,每份工作都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和压力。”

一年365天,这个年轻的团队中有许多人一半时间常驻工地。他们把对亲人的思念与亏欠,转化为干事创业的不竭动力。

作为岩土工作者,他们享受着与岩土为伴的日子,面朝着广袤的大地,背靠着厚实的“根基”,用耐心、细心、责任心,出色地完成了每一次的挑战,走出了关于勘察、关于责任的最坚实脚步;用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在科研探索的道路上将走得更高、更远。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这是描述信息
/
/
明星团队:勘察设计的“探路者”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福祥路65号

TEL:0731-85166229

E-Mail:office@hnadi.com.cn

湖南省建筑设计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湘ICP备19020154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长沙  本网站已支持ipv4 ipv6双向访问

请输入您想查询的内容

搜索
搜索